馬市長百分百重視 各局處全心力投入 面對社盟嚴詞批評 市府團隊委屈但不心虛(2925字)
- 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 聯絡人:newsman
台北市政府新聞稿
發稿單位:社會局局長室
發稿日期:九十年十一月七日
發言人:黃清高 副局長
聯絡電話:二七五九七七0三
馬市長百分百重視 各局處全心力投入
面對社盟嚴詞批評 市府團隊委屈但不心虛
針對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日前召開會議,檢視北市社福政策乙事,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表示,馬英九市長與市府團隊對於社會福利工作的關心與投入已卯足全力,對於當日該團體某些評論覺得委屈,但也接受社福工作仍有進步空間,市府也將更加努力,與民間團體攜手共創更佳福利願景。
社會局表示,社會福利聯盟的成員多數也是市府社會福利委員會、婦女權益促進會等跨局處社福相關會議的委員,平時馬英九市長都親自出席主持會議,積極與這些團體代表溝通,對各項議題一一垂詢委員意見,十分關心社福各項議題與團體的意見。而市府團隊也相當重視社會福利,光是身心障礙領域,就有至少七個跨局處委員會在討論與處理,社會局與市府團隊的努力與投入是有目共睹的。但社會福利的推行需要龐大資源的支持,弱勢族群與市民又是最需要我們去疼惜與支持的,所以下一年度的預算雖然每一局處都刪減了百分之十,唯獨社會局的社福預算,在馬市長力挺下,得以維持去年額度,一毛未減,身心障礙者的收容安置費用還增加了將近四億,使得在不景氣下,北市的社福仍能維持相當的水準。
然而正因為北市福利較外縣市佳,導致弱勢人口不斷遷入,加上中央又不斷減少北市統籌分配款及社福補助款,使北市社福負擔愈來愈沉重,北市實無法以一市之力,來負擔全國弱勢者的福利。例如中央立法開辦的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中央原本應負擔至少7億元(約三分之一),今年卻違法決定完全不付費,在北市府不斷爭取下,中央才決定僅給予2.74億元,目前也僅撥給1.92億元,不足的經費社會局只能先請市府主計處先行墊支,再設法循追加預算或其他方法處理,讓原已經費不足的社福施政雪上加霜。因此社會局一再建議中央應全面考量統整各縣市各項補助和津貼制度,以及財源規劃,例如由中央統一編列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預算、各縣市普發身心障礙津貼或規劃包括所有身心障礙者的國民年金制度,才能確保所有弱勢族群的經濟安全,不會因地方財政的困難,使弱勢族群的生計陷入困境,或產生一國社福卻有數套制度的情形。
雖然情勢如此艱困,這兩年來北市仍透過各局處間、及政府與民間的合作,創造出更多、更精緻、更體貼與符合弱勢族群需求的福利方案。例如在身心障礙福利方面,推動小型化及社區化機構政策,目前已有十七所身心障礙公設民營機構,社區團體家庭也並非只有松德團體家庭,今年八月已完成萬大團體家庭委託,收容量三戶18人;松德第二團體家庭正辦理招標作業中,預計收容量三戶10人;還有建軍團體家庭正由國宅處辦理交屋作業中,預計收容量三戶24人。但在推動社區化機構的過程中,也遭遇了許多阻礙與困難,最主要即是社區居民對身心障礙及老人等機構設立的排斥,此點有待大家一起來努力改善。
關於身障者就業需求方面,勞工局表示,由於案主主觀口述不儘準確,勞工局一方面透過建置就業促進資料庫,統整服務資源與身障者輔導之相關資訊,掌握身障者與服務資源動態;一方面則建置職業重建環節與網絡,透過需求評量以判別需求,並做服務資源供需之間的比較。而在身障者就業訓練方案方面,勞工局就業基金90年度補助民間團體辦理職前與職業訓練方案達54件,金額達1.1億。另外,關於社盟所提服務來源均為勞委會乙節,勞工局表示該局推動身障者就業的政策與方案規劃,全部是勞工局從頭摸索起,中央甚至落在北市之後。財源部分,除了少部分由視障就業基金挹注,和少數市府公務預算外,其他的9.6億全部是靠勞工局所主管的就業基金支應。而衛生局也曾試辦在醫院內邀請視障團體提供病患及員工按摩服務,現忠孝醫院也仍持續提供定點服務。
在婦女福利方面,社盟也認為市府在單親家庭資源網絡的建立與開辦未婚媽媽服務上,值得肯定;而有關公托減少之疑慮,社會局表示,目前公托不僅一間未少,還多了七間公設民營托兒所,立案私立托兒所也已高達五百八十餘家,使雙薪家庭無後顧之憂。在兒童福利方面,公私立托育托育機構早已破千家,本市培育合格保母約有七千人,再加上公私立幼稚園,北市托育資源不虞匱乏;而幼托整合自八十九年規劃案出爐後,已舉辦四場公聽會,但受限於中央法規所限,限制頗多,目前已成功促使中央成立「幼托整合推動委員會」規劃中。兒少保護方面,市府已視個案需要及情形,引進精神科醫師、心理諮商師、律師等專業人士與社工員共同處遇,相關資源網絡在實務上運作相當順暢。
在少年福利方面,少年福利論壇的決議事件,各局處都持續在執行與追蹤中,成效不少,例如在增設少年休閒空間方面,除了開放全市133個學校供夜間活動使用,以及原有的公園、綠地、體育場外,西門徒步區、性病防治所前廣場及規劃中的電影主題公園都是專為青少年特別設計的,青少年育樂中心也於九十年九月陸續開放,未來每區也將規劃一至二個健康中心可供市民使用。
在增進青少年打工安全方面,社會局及勞工局皆製作大批文宣品、光碟、打工安全手冊及辦理多項活動宣導外,社會局還在暑假辦理了七場「e young 平台漾青春」系列大型宣導活動,勞工局也在今年6月29日還舉辦了青少年暑期打工現場徵才活動,積極協助青少年尋得安全的打工機會。
在中輟生通報、追蹤及復學輔導工作上,教育局表示,此項工作向為教育局的重點工作,九十年度針對此類需高關懷之學生編列經費超過三千萬元,相關之執行工作措施還包括結合公部門與民間資源力量形成輔導網絡、強化學校輔導工作與辦理「中輟學園」三種模式並行,去年一月至今年三月各局處通報中輟生共791件,警政單位協尋252件,強迫入學委員會開立勸告書表319件,教育局現也在十二所學校設有學校社工師,這些學校中輟復學率高達50%,也結合三個民間單位協助了161位學生;中輟學園也共協助了76位學生,這些都顯示本市中輟生工作有一定的成效。
在老人福利方面,社會局輔導公私立已立案老人安養護機構已突破兩百家,卓然有成,而數家公設民營機構中,僅有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由醫療院所(榮總)標得委託經營權,一切係依採購法採購程序辦理,由公正的委員會選擇條件最適合的單位得標,以保障進住長者的最佳生活品質,並未偏重某一類型的單位,因此所謂「醫療化」的情形並不存在;而且由於榮總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簽約程序,社會局也已依採購法規定改與第二順位的「財團法人私立恒安老人養護中心」簽約,顯示一切係依採購程序規定辦理,並未有任何預設立場。另外,有關「新三代同堂政策」,國宅處表示,目前政策上已停止繼續興建國宅,而為容納三代共居一戶,理想上宜有45坪左右的空間,惟其將大幅超越現行國宅興建單元坪數上限規定。但國宅處自八十八年起於新推出之出租國宅中已保留百分之二的戶數提供予三代同堂家庭申請承租。
馬市長表示,社福政策應該回到基本面,針對市民需求及資源艱難狀況,詳細規劃檢討,不合理的條件,也應予以調整,務求將資源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例如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的收容安置補助,並未訂立財產或存款額度的排除標準,使得有幾百萬存款者,政府仍須予以全額補助即為一例,中央及地方政府實應一起來整體檢討。在推動政策合理化的過程中,雖然一定會有人不滿意,但市府一定會秉持對歷史、國家及社會負責的態度,排除萬難來全力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