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咖啡館第2桌--身心障礙者需求容易被忽略或不被重視,如何讓社會大眾感同身受地重視無障礙環境?

身心障礙第2桌討論圖

身心障礙者的需求

 

容易被忽略或不被重視,

 

如何讓社會大眾感同身受地重視無障礙環境?

桌長 副桌長 記錄

白麗芳

尤貽君

許櫪文

(兒福聯盟文教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處長)

(陽明教養院院長)

(身障科社工師)

 

【營造無障礙環境-無形的社會態度】

 

身心障礙者需求容易被忽略或不被重視,如何讓社會大眾感同身受地重視無障礙環境?

 

 

背景說明:

 

社會環境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已於103年8月20日公布施行,惟國內民眾對於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意識仍有不足,除硬體之建置,軟體面對於身障者的認識與權益重視,是權益保障不可忽視的一環。

 

服務現況

  1. 針對法令修改或違反法令案件進行身權法相關宣導。
  2. 為宣導及保障身障者權益,本局103年即於國際身心障礙者日,與民間團體合作舉辦「身心障礙者反歧視攝影比賽」,並於104年因應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納法,陸續開辦相關課程,提供本局及民間社福單位人員參與學習,以掌握公約精神,並落實於施政及服務輸送當中。

 

困境

臺北市相關局處、基層人員乃至整體社會大眾仍缺乏對身障者的基本認識,也缺少權益保障的意識。許多人聽到身障者,直覺認為是社會局的責任,造成環境及政策規劃上忽視身障者的需求。

 

未來方向

強辦理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之相關研習及宣導工作,並落實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推動小組機制,加強跨局處合作,共同推動身障相關政策措施,並透過相關宣導措施提供社會大眾對無障礙環境之重視。

 

 

討論重點:

  1. 違建的議題因最近火災頻傳而受到重視,但無障礙環境的議題仍無法讓社會大眾聚焦,此一現況如何解決?
  2. 如何有效地推廣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相關概念,並落實於政策規劃與執行?
  3. 過去曾發生身障機構遭社區居民抗爭的事件,如何加強社區接納與融合?
  4. 如何提升政府各部門對於身障者需求的重視,以落實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的權責分工?

 

 

會議紀錄:

  1. 身心障礙者人權教育很重要,每個障礙者都有平等參與的權利。宣導的重點應以人為主,非以障礙議題為主,讓身障的議題成為普及性,一般性議題,而非特殊性議題身障者在食衣住行都需受到重視,包括硬體的無障礙及軟體的無障礙。硬體無障礙可透過法令規範來改善;軟體無障礙可利用宣導、微電影、身障者體驗等方式來進行。
  2. 針對鄰里長、接待人員等可搭配相關宣導訓練來增加其對身障者的認識,進而了解如何協助或服務身障者。
  3. 利用志願服務來推展或宣導,鄰里長及社區發展協會的參與。運用閒置校園作就業輔導;或於校園、企業中推廣體驗營,並宜表揚友善企業。
  4. 身障者的認識宜從小開始,開設相關課程,再陸續配搭體驗營。心理健康的議題或課程宜比照性教育納入課程。

 

公民建言

會議結論 本局回應
1.辦理身心障礙者的宣導或活動。

本局已訂定「身心障礙者社會參與、能力發展及各項重建活動補助計畫」,並將身心障礙權益之宣導及各類重點活動列為政策性補助項目,鼓勵民間團體向本局申請經費辦理。

2.辦理無障礙相關法令宣導。

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2條第3項第5款規定,身心障礙者住宅、公共建築物、公共設施之總體規劃與無障礙生活環境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係屬本市建管處權管。本案係建議辦理無障礙相關法令宣導,係屬無障礙生活環境推動事項,且本市建管處每年均辦理無障礙相關法令宣導及教育訓練,本局已另轉知本市建管處協助後續辦理。

3.各級學校開設身心障礙者的相關課程,並納入生命教育的規劃課程。

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2條第3項第3款規定,身心障礙者教育權益維護、教育資源與設施均衡配置 、專業服務人才之培育等相關權益之規劃、推動及監督等事項,係屬本府教育局權管。本案係建議各級學校開設身心障礙及生命教育課程,本局已另轉知本府教育局協助後續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