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咖啡館第19桌--您認為社區中學校、民間團體及企業可以為社會福利做些什麼?

第17桌社區討論圖

您認為社區中

 

學校、民間團體及企業

 

可以為社會福利做些什麼?

桌長 副桌長 記錄

程士華

許嘉倪

吳亞凡

(校園民主行動本部成員)

(士林社福主任)

(社工科科員)

 

【社區組織及資源】

 

您認為社區中學校、民間團體及企業可以為社會福利做些什麼?

 

 

背景說明:

 

社會環境

社區中需要協助的家庭,常有「偽單親」的現象,意即雖然是雙親家庭,但其中一方或可能雙方均有遭遇親職功能不彰、連結資源能力不足,以及經濟困難的議題。

 

服務現況

本局現有12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提供在地服務,提供社會福利諮詢與轉介、連結社區資源,以及針對發生事故或陷入困境之家庭,以社會工作專業提供就醫、就養、就學或急難救助等各項福利服務。

 

 

困境

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個案服務工作內容多元且複雜,社工人力有限。


 

未來方向

整合社區資源,包括民間團體及公部門,分工合作共同守護社區弱勢家庭。

 

討論重點:

  1. 如何讓社區的資源(人力、物力)動員,讓資源發揮功能、合作順暢?
  2. 個人或所屬的組織、團體可以有具體貢獻的資源可能是哪些?期待社會局在社區中的組織發揮甚麼樣的功能?
  3. 期待社會局在社區中的組織發揮甚麼樣的功能?

 

 

會議紀錄:

  1. 建立社區近便的照顧支持系統;及充實更多在地的看護人力。
  2. 設立社區資源平台,讓有需求的民眾可以快速找到資源。社會福利應是方便的、福利資訊是可及的,在社區中可以就近托老、托幼、托嬰。
  3. 鼓勵社會企業提供老人就業機會,建議由一個非營利組織,開發老人工作機會,設計適合老人工作內容,再運用銀髮工作人力,讓老人活得有尊嚴、有意義、有貢獻、有生產力。在社區中提供福利服務,如社區環境清潔、社區農場、有機食品加工等。
  4. 非營利組織可以募集社區中高齡者到市民活動中心,從事社區服務,同時彼此互相關心。
  5. 社會福利應是對社區中老人、身障、婦女等的支持;企業可以投注人力、財力;學校可以釋出空間、更多元的運用,如托嬰、托老、社大等;政府則是需提供平台。
  6. 政府應專注於社會救助以及政策的擬定,社會福利服務可鼓勵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或社區組織去發展。結合青年新創事業、企業志工、學生志工的資源。

 

公民建言

會議結論 本局回應

鼓勵社會企業運用銀髮人力,開發、設計適合老人之工作內容及提供工作機會,在社區中從事服務福利。

本局陸續邀請專家學者,集思廣義結合社會企業提供福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