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咖啡館第12桌--你覺得何謂優質保母,應具備哪些條件,可以透過哪些方式辨別?

第12桌家庭支持討論圖

何謂優質保母?

 

優質保母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又可以透過哪些方式辨別? 

桌長 副桌長 記錄

陳美君

林明君

江綺玲

(家扶南區分事務所主任)

(婦幼科專員)

(婦幼科科員)

 

【平價托嬰服務】

 

你覺得何謂優質保母,應具備哪些條件,可以透過哪些方式辨別?

 

 

背景說明:

 

社會環境

保母登記制度自103年12月起施行,居家托育人員應依法辦理登記後始得收托兒童,接受政府之管理輔導服務,明定應遵守之規定。

 

服務現況

  1. 本局委託民間專業團體於12個行政區辦理社區保母系統,提供居家托育人員督導訪視、環境檢核、掌握收托狀況、在職訓練及投保第三責任險,提供家長媒合轉介服務,以保障幼兒照顧品質與權益等。
  2. 本市至104年1月止,核發2,938張居家式托育服務登記證書、另有2,119名親屬保母,從事居家托育服務。

 

困境

居家托育人員目前未有評鑑制度,雖有年度考核制度,惟居家托育樣態多元,難以界定優質保母的指標。

 

未來方向

優質保母的指標難以客觀認定,研擬與有心從事社會服務的保母合作,獎勵優先收托弱勢兒童,或提供特殊時段(夜間、假日等)收托。

 

討論重點:

  1. 目前居家保母已立法管理,但法規所訂遵守事項為基本要求,保母如何提升或強化自我專業知能?
  2. 何謂優質保母?服務指標為何?本市是否該辦優質保母表揚?
  3. 因應都會地區工作型態的夜間、假日托育需求增加,家長找不到保母托育,如何提高市場的供給量?
  4. 居家保母不乏有意願提供社會服務者,是否透過獎勵方式與其合作,優先收托弱勢或特殊兒童,減輕家長托育負擔?

 

 

會議紀錄:

  1. 保母證照是基本,且定期進修專職訓練。並應具有多領域專業(技術、心理、臨床),建議保母課程要有相關臨床的訓練,體驗實習機制。
  2. 提供半公開或公開系統檢視,觀察保母居家環境、個人衛生習慣及其人格特質。家長可透過攝影方式,觀察了解保母托育環境。
  3. 以簡單的官道或評價(幾顆星)的滿意度、檢視量表(指標),或透過不同領域專家人員檢視,輕鬆找到可信任的保母,透過評價作為選擇參考。保母的很重要,藉由相關量表篩選。可發展家長保母帶孩子的意見、回饋表、評鑑,可希望未來能納入法規要求。
  4. 透過透明化資訊平台、溝通平台,尋找保母。亦可透過優良票選,民間、官方雙向認證、表揚,找出好保母。
  5. 用社區模式類似聯合保母事務所,朝向共學團體。

 

公民建言

會議結論 本局回應
一、保母證照是基本,且定期進修專職訓練。並應具有多領域專業(技術、心理、臨床),建議保母課程要有相關臨床的訓練,體驗實習機制。

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26條規定,居家式托育服務提供者應年滿二十歲並具備取得保母人員技術士證或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幼兒保育、家政、護理相關學程、科、系、所畢業或修畢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課程,並領有結業證書,其中一種資格。依此,透過在職訓練提升托育人員托育品質。

二、提供半公開或公開系統檢視,觀察保母居家環境、個人衛生習慣及其人格特質。家長可透過攝影方式,觀察了解保母托育環境。

居家式托育服務提供者登記及管理辦法規定,應檢附自我評量之托育服務環境安全檢核表辦理登記,主管機關並於托育人員取得登記證書後一個月內複查環境,並將未通過托育服務環境安全檢核表檢查之托育人員列為加強輔導對象。

三、以簡單的官道或評價(幾顆星)的滿意度、檢視量表(指標),或透過不同領域專家人員檢視,輕鬆找到可信任的保母,透過評價作為選擇參考。保母的很重要,藉由相關量表篩選。可發展家長保母帶孩子的意見、回饋表、評鑑,可希望未來能納入法規要求。

目前針對托育人員評量機制,採取年度滿意度調查之方式辦理,進行托育人員年度考核及家長滿意度調查。

四、透過透明化資訊平台、溝通平台,尋找保母。亦可透過優良票選,民間、官方雙向認證、表揚,找出好保母。

目前採用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建置之「托育人員登記管理資訊系統」媒合平台,本局刻正研議建置符合本市需求之托育媒合平台。

五、用社區模式類似聯合保母事務所,朝向共學團體。

目前本局委託民間團體協助辦理管理輔導業務,並責成委託單位辦理協力圈(保母小組)的運作,要求各單位朝行政區次分區的概念進行小組長培訓,以落實托育在地位以及確實傳達訊息之功能。